鐘南山院士強調了藏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研究必要性,并指出藏藥不僅在國內使用,還可以考慮用到國外去。
"甘肅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與鐘南山院士團隊進行的視頻會議中鐘院士專門提到“有效的藏藥對新冠肺炎的實驗研究”方面的意向,望甘肅奇正藏藥能夠與鐘院士團隊實質性合作,并在藏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基礎研究方面能夠取得突破性成果".2020.3.20??????????????????????????????????????????????????????? ???????????????????????????????????????????????????????????????? ??????????????????????????????????????????????????????????????????????????????????? 鐘南山院士提到有效的中藥,包括藏藥來參與國內的新冠肺炎防治,還要加強國外的防治。3月20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我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召開視頻連線會議,就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情況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我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連線鐘南山 共同探討中醫藥應用???????????????????????????????????????????????????????????????????????????????????????????????????????????????????????????????????? ???????????????????????????????????????????????????????????????????????????????????????????????? 記者:索翀瑞 劉民俊 李京洋 來源:蘭州新聞Lztvnews
查看詳情
四川省甘孜州:發揮藏醫藥優勢助力疫情防控
四川省甘孜州:發揮藏醫藥優勢助力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為牧民群眾送防疫藏藥。醫務人員送防疫藏藥到防控卡點。醫務人員送防疫藏藥到隔離點。醫務人員正在分裝防疫藏藥。 抗擊新冠,藏醫有作為;勇斗病魔,藏藥顯“神威”。 制定藏醫藥診療方案、推出“清肺解瘟”建議組方、藏藥道孚抗疫一線傾力協助預防救治…… 自疫情發生以來,藏醫與西醫、中醫上演“三套車”,在雪域高原上與新冠病毒進行生死搏斗。中、西、藏醫藥結合診療,打出一套協力抗疫“組合拳”,實現了““1+1+1>3”的顯著臨床療效。 藏醫藏藥作為中華民族古老醫學的一個分支,常以神奇的療效和神秘的色彩讓世人駭目。藏醫藥的抗疫作為,也讓世人再一次對蘊含古老智慧的民族瑰寶進行關注。藏醫藥發展,前景可期。 千年古方助抗疫 已亥庚子冬春之交,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1月22日,四川省甘孜州藏醫學會專家聚首討論抗擊新冠肺炎對策,迅疾制定《甘孜州新冠肺炎藏醫藥診療方案(試行)》(藏漢語版)。 疫情不等人,良方尤可貴。針對提早介入、厘清病因、配合西醫、綜合干預、優勢互補、發揮效用、縮短療程、遏制蔓延,結合新冠肺炎癥狀收集和臨床分析,選取了臨床應用時間長且療效確切的“藏醫藥防治瘟疫犯肺癥”的千年經典古方劑組合,包括郎波各覺、佐窩尼昂、催湯三種,作為新冠肺炎組方。 2月6日,甘孜州藏醫學會補充完善《甘孜州新冠肺炎藏醫診療方案(試行)》(藏漢語版),公布了以藏藥郎波各覺、佐窩尼昂、催湯外,兼以仁青芒覺、達斯瑪布、七珍湯、遲湯、洛覺瑪、藏藥香囊、藏藥熏香等組成的藏醫藥“清肺解瘟”建議組方。 2月11日,甘孜州衛生健康委(州中藏醫藥管理局)正式行文建議在甘孜全州推薦使用州藏醫藥協會制定印發的《藏醫藥“清肺解瘟”組方》(藏漢語版)。 2月14日,藏醫專家團隊奔赴一線參與疫情防控,藏藥大面積用于甘孜抗疫—— 截至3月12日,通過數輪免費派藥,已累計為道孚774人次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11435人次居家隔離者以及2040余名隔離點值守人員、環衛工人、敬老院老人等發放了價值90萬元的藏藥制劑、藏香、中藥湯劑,實現了道孚“五鄉一鎮”疫區中藏藥全覆蓋。 甘孜州78名確診病例中,有76名使用了清肺排毒合劑(新冠 1號)和藏藥制劑,參與率達97%。這是以往疫情防治從未有過的,這也意味著中、西、藏醫藥結合防治新冠肺炎具有標志性的里程碑意義。 截至3月12日,累計為甘孜全州55.11萬名群眾免費提供發放中藥大鍋湯和藏藥制劑,價值385.63萬元。 天下醫學萬變不離其宗,皆是相通相融合。新冠肺炎癥狀從藏醫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三因”學說來解釋,類似于中醫的瘟癥。以此為綱,結合歷代藏醫藥圣手留下的足夠豐富的、寶貴的方藥、方法和方略,除了幫助患者恢復自身正氣,減輕緩解病情,截斷逆轉病勢,從而促進患者盡快痊愈外,還按照藏醫藥 “未病先防、防治結合”可扶正陽氣、提高免疫力的特色優勢,促成藏醫藥在“疫”線早期介入、全面覆蓋、關口前移下沉。 此次抗疫中,大部分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和醫學觀察隔離者通過服用通治方的藏藥制劑和大鍋湯,對高危人群產生預防作用、讓輕癥患者病情不再加重、讓重癥患者不至于死亡,對傳染病治療留出較大的“緩沖地帶”。 確診病人住院治療期間,郎波各覺和香囊藥包投入隔離病區廣泛使用,藏醫藥跟蹤施治再加上心理疏導,從而達到“祛瘟強體”鞏固療效的作用。 “目前,絕大部分病人對通治方的反映都很好,不良反應很少,服藥比較安全,這就是最好的反饋?!备首沃莶蒯t藥協會會長、州藏醫院院長白瑪卓嘎不無自豪地表示,此次抗疫是對藏醫藥的一次大考,甘孜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西藏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藏醫藥學家貢覺·旺堆也對抗疫中的甘孜藏醫藥發揮作用倍加推崇。他說:“客觀來說,藏醫藥雖然不能‘阻擊’一切疫病,但州藏醫藥協會此舉選取仁青芒覺、郎波各覺作為防治新冠肺炎主藥,可謂組方精準有力?!必曈X·旺堆認可甘孜推廣應用的藏醫藥“清肺解瘟”組方,并肯定甘孜藏醫藥“智囊天團”同步帶動了一大批藏醫藥瘟疫藥物的臨床研究和推廣應用,意義深遠、影響重大,為甘孜全域疫情防控貢獻了藏醫藥智慧。 道孚居家隔離群眾彭先生是抗疫組方的“活招牌”和“宣傳員”。他說:“噶真切!藏醫藥用后感覺很好。讓我們減少了焦慮、緊張和恐慌,能正確看待疫情,也曉得先期預防的重要性?!?nbsp; 西醫為主,中醫藏醫為輔,西醫、中醫、藏醫三結合是甘孜抗疫的最大特色。道孚疫情防控省專家組組長李國平對藏藥助力抗疫給予高度評價。 作為民族瑰寶的中醫、藏醫和體現現代人類科技智慧的西醫都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三種醫學采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在“照顧”患者,目的一致。天下醫者是一家,在此次抗疫中,更深層次顯現了藏醫和中西醫結合,對癥選用、優勢互補,在抗疫中產生“1+1+1>3”的效果。 藏藥飄香抗疫史 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有著世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雪原,冬蟲夏草、川貝母、天麻、紅景天、藏木香、羌活、雪山一枝蒿……神奇植物本草,猶如遺世奇葩。 在夜晝更迭的歲月里,上述諸種“人間甘露”漸漸走進雪域先民們的視野,遂自采、自制、自用,古老藏醫藥應運而生。 經過一代代藏醫藥人不斷的傳承創新,在漫漫發展進程中,藏醫藥日臻煥發出傳承歷史悠久、理論體系完整、實踐經驗豐富、學科門類齊全、診療特色鮮明、文化載體多樣的顯著特點,與中醫學、西方醫學、印度吠陀醫學一道展示著世界傳統醫學的魅力。 藏醫藥像一朵瑰麗的雪蓮花在青藏高原盛開了數千年,凝聚了無數人智慧的結晶,守護著高原人民的健康。 針對此次藏藥抗疫作為,貢覺·旺堆分析:“當前,西醫在主導治療疫病方面有著較好功效,但數千年攢下來的藏醫藥芳香開竅、調節機體、殺毒祛疫等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仍是抗疫的重要‘利器’之一?!?nbsp; 回溯藏民族“時間簡史”,藏醫和疫病的斗爭從未停止,藏藥一直是各類瘟疫病毒的“死對頭”, 藏醫藥自身的發展歷程本就是一部與瘟疫(傳染?。┑亩窢幨贰?nbsp; 《四部醫典》《甘露寶瓶》等藏醫藥經典著作就記載了一定數量防治瘟疫的名方、秘方、驗方; 早在公元八世紀,《四部醫典》第三部《秘訣部》就記載了疫病概念、多種病因、具體分類、癥狀診斷、治療原理、預防措施、用藥處方,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對未來瘟疫傳播的預測分析,是最早介紹藏醫介入預防在傳染性疾病中發揮的正向作用的典籍; 1266年,西藏阿里古格地區發生疫情,當地藏醫藥專家開出“古格奇至”和“防疫奇至”等治療瘟癥處方; 14世紀,西藏后藏薩迦地區爆發傳染病,著名藏醫藥專家唐頓杰布針對疾病特征創制出“紅色清瘟丸”; 19世紀末,青海果洛地區發生鼠疫,著名藏醫藥專家斗拉諾布、堪藏周杰研制出“九味黑藥防疫散”“十二味翼首草丸”; 20世紀初,西藏江孜局部地區爆發天花,藥王山利眾藏醫學院專家首創所謂的“天花疫苗”,《藏醫秘訣補遺》中詳細記載了18種瘟疫病的防治方法,《藏醫實踐概論》中詳盡搜羅了38種瘟疫病的防治經驗…… 歷代藏醫與各種疾病開展了斗智斗勇的抗爭,留下了不少療效確切、行之有效的診治教案和經典組方。 此次甘孜州阻斷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態勢,巧妙借助藏醫藥“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和瘥后防復的特長。既有通用方,也有針對不同病情、不同癥狀的方劑,還有中成藥,體現了辯證與辨病的統一、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統一、指導和規范的統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甘孜州藏醫藥協會“爬梳”藏醫經典《四部醫典》,開出了“清肺解瘟”組方。其中,郎波各覺成方于約公元一至二世紀,佐窩尼昂成方于公元十七世紀,催湯則成方于公元十五世紀,為南派藏醫藥創始人宿卡娘尼多吉發明,歷經瘟疫錘煉的這些抗疫藥物,或可送服,或可作香囊藥包佩戴,皆有揮發氣味,刺激鼻腔、呼吸道黏膜,從而達到人體免疫力調節和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之功效。 曾經璀璨,今又流芳。集青藏高原自然科學和人類智慧為一體的中國古代醫藥科學瑰寶——傳統藏醫藥,曾在雪域高原的抗疫史中發揮作用的藏醫藥,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現作為。
查看詳情
藏藥醫學未來或有重大突破,鐘南山院士團隊將準備對藏藥展開研究工作
藏藥醫學未來或有重大突破,鐘南山院士團隊將準備對藏藥展開研究工作“如果能預防病人轉為重癥,那么傳統藥物也是很有效的藥物。我看有些藏藥就能夠使病人的病狀減輕,不發展為危重,我們知道發展為危重癥,治療是相當的難,不發展為危重癥,那是一個最大的成績……”3月20日17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甘肅省衛健委、甘肅省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三方視頻連線時,給予“甘肅方劑”中的藏藥方這樣的評價。鐘院士表示,藏藥在這方面很有潛力,他說:“我想,我們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圍繞藏藥在減輕癥狀、縮短發熱時間,甚至是減少病毒載量方面的療效展開進一步研究?!辩娔仙皆菏垦芯繄F隊核心成員黎毅敏、李時悅、黃慶暉、楊子峰、李楚芳多位教授和甘肅省衛健委主任郭玉芬以及岳紅梅、張志明、舒勁、王蘭娣、明吉措姆、雷菊芳等中藏醫藥專家參加了此次視頻連線。藏藥方被明確列入防治新冠肺炎“甘肅方劑”:預防階段使用催湯顆粒,治療階段,普通型患者使用催湯顆粒和流感丸,恢復階段使用仁青芒覺顆粒。這些藏藥方隨甘肅醫療隊同赴武漢,在醫護人員防護中反映良好,對癥應用于武漢市中心醫院40例病人,也取得了階段性效果。鐘南山院士在發言中對藏藥、民族藥給予了認可,他說:“整個醫學是兩條路發展創新,一個是西方分子結構,化學結構,從基礎做動物到臨床,路很長,一個是從經驗醫學發展到循證,很多幾百年上千年老百姓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循證醫學證實療效,這也是個很好的方法。甘肅、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區的民間醫藥一定有存在價值,才能流傳到今天,我深信不疑!”鐘南山院士談到了來自于傳統醫學古老典籍的抗瘧疾藥物青蒿素、抗腫瘤藥物紫杉醇、抗流感藥物達菲,都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鼓勵甘肅作為中醫藥大省,盡快走出一條從經驗醫學到循證醫學的發展之路,用現代醫學的方法研究中藥,包括藏藥?!耙环矫鎻募毎胶Y選一些有效的藥,另外從動物水平篩選一些有效的藥,有價值的藥,這樣的話,對藏藥有一個提升……”鐘南山院士表示:“我覺得藏藥也很有潛力,希望我們進一步研究合作,找到好的東西,為世界做貢獻!”據了解,作為藏藥的代表性企業,奇正藏藥積極參與了鐘南山院士團隊對藏藥的研究工作,奇正藏藥董事長雷菊芳表示:首先,鐘院士對于藏藥發展的架構,如同一束陽光投射到了藏藥研發的前進道路上,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其次,傳統醫學,尤其是民族醫學,由于文化、地域、歷史等方面造就認知差異,質如珠玉,卻始終藏在深閨未被人識。此次甘肅衛健委將藏藥納入了甘肅方劑,不僅僅支持了甘肅藏藥發展,同時支持了五省藏區廣大藏醫傳承發展的信心,照亮未來;最后,這次的疫情給我們一些啟示:流行病毒為基礎病,在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上,基礎的問題才是人類生存至關緊要的問題,當它到來的時候,你能釋放出能量,給予人類幫助,那么機會和發展也會緊跟其后?!?nbsp;
查看詳情
科技有效支撐藏醫藥產業發展
科技有效支撐藏醫藥產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 藏醫藥是推動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積極立項支持指導藏醫藥研究,成效明顯?! ∫皇墙M織了五省藏區藏藥產業發展論壇,編制完成《藏醫藥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藏醫藥科技發展情況及未來發展建議》,明確了藏藥發展方向及技術攻關重點。藏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藏藥材資源數據庫建設項目完成了近900部藏醫藥典籍文獻的數字化整理、掃描翻譯等工作?! 《侵С炙某贾箍阮w粒、糖康福膠囊Ⅱ期、香蓮祛痛霜Ⅱ期、二十味塵香丸、比較催湯顆粒和催湯丸、丹瑪松珍丸、藏秘降糖靈制劑、哲布松覺、抗缺氧含片、綠柳顆粒劑、六味巴隆散等10余種藥品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比較催湯顆粒和催湯丸臨床研究》項目,完成了催湯顆粒和催湯丸治療感冒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并將傳統藏藥劑改為現代制劑,獲得了醫療機構制劑再注冊批件?! ∪恰拔鞑夭蒯t藥基本名詞術語規范化研究”項目,首次系統、科學、完整地規范藏醫藥名詞術語,完成了5213條藏醫藥名詞術語藏文名的規范化研究,基本涵蓋了藏醫藥各學科中基礎、常用的專有名詞術語,建立了一套統一規范的藏醫藥名詞術語體系,正式出版了藏文版《藏醫藥學名詞》。
查看詳情
堅持傳承與創新 推動藏醫藥走向世界
堅持傳承與創新 推動藏醫藥走向世界 作者: 孫健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藏醫藥是中國醫藥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植根于純凈、古樸的土地,挺拔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千百年來,向人們展示著它獨特的風采。 圖為《四部醫典》現代版本 早在2000多年前,藏族在與自然界的長期搏斗和生產實踐中,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醫藥風格,又博采中醫、古印度醫學、大食(古阿拉伯)醫學以及周邊國家醫學之長,在不斷完善、發展中成就了獨特的醫療體系?! 」?世紀,著名藏醫學家宇妥?云丹貢布在總結本民族醫藥的基礎上,廣泛吸納中醫、印度壽命吠陀醫學以及周邊國家醫學的精華,編撰完成藏醫巨著《四部醫典》,在診療上將疾病分為“龍”(人體動力與機能)、“赤巴”(器臟功能)、“培根”(人體津液)三大因素,又將疾病分為19類、404種,采用尿診、脈診、色診、試驗診斷等方法判斷疾病,同時將各種方劑、藥材作了詳盡地描述,奠定了藏醫藥的基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月王藥診》《藥診八支》《甘露八部》《藥方秘要》等藥學名著也為藏醫藥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 圖為《四部醫典》關于人體內臟的部分篇章 公元17世紀,著名藏藥學家帝爾瑪?丹曾彭措著成的《晶珠本草》則匯集了藏藥學之大成,系統地將藥物的形態、性味、產地、用法等作了詳盡地描述,成為藏藥學史上的重要典籍。至此,藏醫藥已形成了既區別于內地中醫藥,又不同于西方醫藥的較為完善和獨特的理論體系——藏醫藥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學術傳承創新中心主任張藝教授在2018年北京國際藏醫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中稱,藏醫藥的傳承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兩大問題,如何原汁原味的傳承藏醫藥的精華,傳承中又如何創新,值得思考。目前藏醫藥的傳承和創新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藏醫藥古籍文獻研究急需加強;二是藏醫特色臨床診療技術與診療方案優化與評價不足;三是藏醫藥資源保護、安全性、臨床療效等科學基礎薄弱;四是藏醫藥科技人才隊伍薄弱,科技平臺較少,水平有待提高;五是缺乏全國性的藏醫藥等民族醫藥研究平臺?! 澳壳?,我們不斷探索和總結,把握藏醫臨床診治經驗和用藥規律,提高藏醫藥臨床療效。及時總結名老藏醫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整理藏醫藥古籍文獻。并且加強系統生物學和信息技術在藏醫藥中的應用?!睆埶嚱淌趯Σ蒯t藥的傳承與發展充滿信心?! ×暯娇倳浿赋?,傳統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西藏傳統醫藥文化不斷被世人認知,以及歷代藏醫的探索與實踐,藏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從而走出高原,走向世界。(中國西藏網 記者/孫?。ㄘ熅帲?郭爽)
查看詳情
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中醫藥信息化是實現中醫藥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技術支撐,也是體現中醫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全面提升中醫藥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是適應國家信息化發展新形勢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的必然選擇。根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國發〔2016〕15號)、《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47號)和《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國中醫藥規財發〔2016〕25號),制定本規劃。一、規劃背景“十二五”期間,在多方協同推進下,堅持應用驅動,強化頂層設計,中醫藥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啟動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初步建成國家和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基本構建形成了國家、省兩級中醫藥信息網絡平臺。中醫藥業務信息系統不斷豐富,建立和完善了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網絡、國家中醫重點??平ㄔO監測直報系統、國家中醫藥項目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平臺、國家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統以及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與技術服務系統。中醫藥政務信息化得到加強,政務管理和公開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中醫醫療信息化加快發展,組織實施了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醫醫院信息化能力建設項目,開發應用了名老中醫傳承、中醫古籍文獻、中醫輔助診療、中醫慢病管理等一批中醫藥特色業務系統,55%的中醫醫院建立了中醫電子病歷系統,70%的中醫醫院建立了門(急)診掛號系統,75%的中醫醫院建立了住院管理系統,“云中醫”、“網絡中醫院”、“智慧中藥房”等中醫藥信息新業態逐步興起并得到推廣。中醫藥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中醫藥數字圖書館和數字博物館不斷增加,中醫藥知識傳承與傳播更加方便快捷。中醫藥信息化支撐條件明顯改善,19所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立了中醫藥信息學專業,中醫藥綜合統計制度試點建設順利完成,國家中醫藥信息標準研究與制定項目全面啟動實施,初步構建與衛生信息標準相融合的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中醫藥信息化步入加快發展的軌道。當前中醫藥信息化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由于起步較晚,長期投入不足,中醫藥信息化基礎設施總體薄弱,區域之間、中醫藥各個領域之間發展不平衡,與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醫藥全面協調發展的目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全行業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意識有待增強,中醫藥信息化統籌推進、建設和管理的力度不足。中醫藥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水平有待提升,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現象依然比較嚴重。一些重點業務領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夠,信息惠民成效還不明顯。中醫藥大數據建設和“互聯網+”發展相對緩慢,中醫藥網絡和信息安全亟待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專業人才匱乏,支撐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的政策機制需要加快完善?!笆濉睍r期是中醫藥信息化實現“融入、整合、跨越”的關鍵時期。中醫藥信息化既要解決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要積極應對信息化發展的新情況、新技術、新要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服務惠民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隨著我國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建設網絡強國,為中醫藥信息化全面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黨中央、國務院越來越重視和支持中醫藥發展,對推進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提高中醫藥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隨著國家大力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以及中醫藥信息網絡平臺建立并不斷完善,為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打下堅實基礎,中醫藥大數據建設開發和“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中醫藥信息化在健康醫療和健康中國建設中將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以滿足人民群眾中醫藥健康需求為出發點,以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為主題,以信息化驅動中醫藥現代化為主線,著力改善中醫藥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著力提高中醫藥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優化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環境,不斷提升中醫藥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二)基本原則統籌規劃,創新驅動。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方法,推動中醫藥理論與實踐不斷發展。融合共享,便民惠民。堅持以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為目標,整合完善中醫藥信息平臺和信息系統,融入國家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緊緊圍繞人民健康服務需求,創新大數據應用,不斷擴展中醫藥服務領域,提供更加豐富、方便快捷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規范有序,安全可控。加強標準和安全體系建設,強化安全管理責任,妥善處理應用發展與保障安全的關系,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醫藥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統一高效、互聯互通、惠民便民的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創新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互聯網+中醫藥”,適應深化醫改和中醫藥健康服務快速發展的需求,為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和技術保障?!嗅t藥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顯著增強。以國家、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為核心,建成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與各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提升?!嗣袢罕妼χ嗅t藥信息獲得感明顯提升。統籌中醫藥政務業務信息化建設,完善覆蓋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信息業務平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中醫藥信息服務有效供給逐步增多優化,均衡化程度明顯增強?!嗅t藥信息化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中醫藥信息化新業態蓬勃發展,“互聯網+”中醫醫療等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更加豐富,創新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推進數據采集、體質辨識、疾病診斷、養生保健、康復療養、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務產業蓬勃發展?!嗅t藥信息化支撐體系優化完善。中醫藥信息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并在相關領域得到推廣應用;中醫藥安全防護能力不斷加強。三、主要任務(一)加強中醫藥信息平臺建設。建設中醫藥信息平臺。聯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構建中醫藥信息平臺,支持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做到與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縱向貫通、橫向互通,實現中醫藥與衛生計生業務協同、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中醫藥數據中心之間、中醫藥數據中心與中醫藥機構之間、中醫藥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推進中醫藥信息高效、快捷和安全傳輸。建設中醫藥數據中心。以中醫藥業務需求為導向,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綠色節能等技術,合理規劃,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快各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國家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中醫藥分中心),依托省級中醫藥機構建設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在部分條件較好的地市試點建設地市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專欄1 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建設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國家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中醫藥分中心),構建中醫藥數據處理分析平臺,建成覆蓋全國的中醫藥數據云平臺與共享網絡。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依托省級中醫醫院、中醫藥院?;蚩蒲性核?,建設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強化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體系建設,與國家中醫藥數據中心、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互聯互通。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試點制定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指南,開展綠色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試點,推動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在已建中醫藥數據中心的替代應用。(二)統籌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建設中醫藥門戶網站群。完善國家和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門戶網站建設,整合政務信息資源,建設中醫藥門戶網站群,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拓寬政務信息傳播渠道,推進中醫藥政務公開信息化,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和便民服務。推進中醫藥政務協同辦公,推廣電視電話會議應用,編制中醫藥文化數字資源總目錄,構建中醫藥文化素材庫,推動建設覆蓋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終端、平面媒體等跨媒體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建設中醫藥業務信息系統。按照統籌規劃、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的發展策略,組織和引導中醫藥信息業務系統的開發,逐步建立中醫藥信息系統開發與利用框架模型。針對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產業、政府管理、服務貿易等信息化需求,政府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中醫藥云健康、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示范項目,擴建或新建一批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信息化業務系統,全面支撐中醫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基層服務能力、健康服務保障能力、傳承創新能力以及科學決策管理能力。完善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建立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體系,推進中醫藥與衛生計生統計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建設中醫藥信息資源數據庫。加強中醫藥信息資源規劃、建設和管理,梳理整合現有中醫藥數據庫資源,統籌建設電子健康檔案資源庫、中醫電子病歷資源庫等專題信息資源庫,建立中醫藥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完善中醫藥基礎信息資源動態更新和共享應用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模式。組織和引導開發中醫藥數據資源,全面提升信息采集、處理、傳輸、利用、安全能力,釋放數字紅利,促進信息消費。專欄2 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電子政務建設進一步加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和應用,推進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的有效聯通。加大電子政務網安全性建設,提高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鼓勵地方中醫藥管理部門利用政府技術平臺,在同級政府網站上開設子站、欄目、頻道等。中醫藥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基于信息平臺業務系統建設:實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成中醫藥政務協同服務系統、中醫藥服務項目監督管系統、中醫醫療廣告動態監管系統、中藥品種基礎數據服務系統、中醫臨床業務基本信息共享服務系統、中醫預防保?。ㄖ挝床。┍O管與服務系統、中醫藥??茖2⌒畔⒎障到y、中醫藥經驗傳承服務系統、中醫藥標準服務系統等。中醫藥公共信息服務系統:推進中醫師資格認證服務信息系統、中醫醫療機構資質認證服務信息系統、中醫藥監督信息數據系統、中醫藥政策法規評估系統、中醫藥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醫藥科技服務信息系統:推進中醫藥科技管理系統建設。中醫藥教育應用信息系統:推進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醫藥文化應用信息系統:完善中醫古籍綜合信息數據庫,推進傳統知識名錄數據庫與保護挖掘平臺建設。中藥資源應用信息系統:建成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和技術服務體系,建立中藥材生產流通全過程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系統。中醫藥服務貿易信息統:建立中醫藥服務貿易統計直報系統。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系統:建立健全中醫藥綜合統計調查制度和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系統。國家中醫藥數據庫建設整合現有中醫藥數據庫資源,推進中醫電子病歷資源庫、電子健康檔案資源庫、中醫藥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目錄建設,完善中醫藥基礎信息資源動態更新和共享應用機制。(三)提升中醫醫療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加快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轉變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理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流程再造和中醫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加強中醫醫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以醫院管理和中醫電子病歷為重點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逐步納入區域中醫藥信息平臺和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動電子健康檔案、中醫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不同級別中醫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中醫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互認。應用云計算技術開展中醫醫院區域醫療協同信息化建設試點,梳理區域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與管理需求,裝備開放共享、標準統一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探索和推廣“智慧藥房”建設,實現電子處方的直接接入,提供包括中藥飲片、中西成藥調劑、中藥煎煮、膏方制作、送藥上門、用藥咨詢等藥事服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分級轉診網絡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推進公立中醫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轉診預約掛號服務。加強中醫館信息化建設。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項目,加強中醫電子病歷、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遠程會診、遠程教育、治未病、臨床業務監管等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管理,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到2020年,所有建成的中醫館具備信息化服務能力。專欄3 中醫醫療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項目縣級中醫醫院信息化水平提升按照《中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基本規范》《中醫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等,加強縣級中醫醫院信息化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以醫院管理和中醫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覆蓋臨床醫療、醫院管理、科研教學、輔助決策等業務領域。中醫醫院云管理信息系統(HIS)建設試點在中西部省份,依托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開展中醫云HIS建設試點,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標準統一、經濟實用、穩定高效、滿足基層中醫醫院需求的省級中醫藥云平臺,為基層中醫醫院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民族醫醫院信息化建設工程按照民族醫特點,開發民族醫醫院雙語管理信息系統和民族醫電子病歷。依托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開展民族醫云HIS建設,為民族醫醫院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項目建成省級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為中醫館提供中醫電子病歷、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遠程會診、遠程教育、治未病等信息化服務。(四)促進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 推動中醫藥健康大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加快建設和完善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鼓勵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推進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采集、存儲,打通數據資源共享通道。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建立健康醫療數據共享機制。探索推進數字化中醫健康辨識和干預設備、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移動應用等產生的數據資源規范接入中醫藥信息平臺。建立中醫藥健康大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有計劃地穩步推動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開放。推進中醫臨床和科研大數據應用。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加強中醫臨床和科研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推動具有中醫特點的生物信息樣本庫和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建設,提升中醫藥科研效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搭建中醫藥大數據研究平臺,推動科研資源共享與跨地區合作,突破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應用示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性技術問題,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構建中醫藥健康大數據產業鏈,發展居家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推動中醫藥養生保健、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等產業發展。研制推廣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中醫特色診療、養生保健、康復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重點研發中醫健康識別系統、智能中醫體檢系統、經絡健康辨識儀等中醫健康辨識、干預設備,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適于家庭或個人的中醫健康檢測、監測產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復等器械產品,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的中醫藥健康信息服務,為居民提供融中醫健康監測、咨詢評估、養生調理、跟蹤管理于一體的高水平、個性化、便捷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專欄4 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項目中醫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建設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協同研究網絡,建設一批中醫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集成中醫學術理論、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中醫優勢病種臨床基本診療規律等中醫臨床大數據資源,構建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提升中醫科研能力及應用水平。中醫臨床科研共享體系建設依托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鼓勵企業、學術團體等社會力量,搭建中醫藥大數據研究平臺,建設具有中醫特點的生物信息樣本庫、中醫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研發推廣鼓勵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研發,支持數字化中醫藥健康智能設備在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康復機構中應用推廣。(五)推動“互聯網+中醫藥”服務。發展智慧中醫藥便民惠民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充分利用互聯網企業的技術手段,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鼓勵開展O2O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中醫醫療物聯網和健康醫療應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在線預約診療、候診提醒、診間結算、劃價繳費、移動支付和檢查檢驗結果查詢、藥品配送、隨訪跟蹤等應用,優化形成規范、共享、互信的診療流程。探索互聯網中醫藥服務模式,鼓勵建立互聯網中醫院、掌上中醫院、“智慧中醫診所”。開展互聯網延伸醫囑、電子處方等網絡中醫醫療服務應用,提供長期跟蹤、預測預警的個性化中醫藥健康服務,完善中醫醫療服務與醫保間的智慧支付,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需求。發展中醫遠程醫療服務。實施健康中國云服務計劃,引導中醫醫療機構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裝備,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開展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診斷、宏觀微觀舌相診斷、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健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機制。探索建立市場化中醫遠程醫療服務模式、運營機制和管理機制,促進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延伸放大中醫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有針對性地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加強信息技術研究能力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中醫藥信息化關鍵與核心技術研發。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礎作用,建立中醫藥信息化產業創新聯盟。專欄5 “互聯網+中醫藥”建設項目中醫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建設以中醫藥信息平臺為基礎,開展中醫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提供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理診斷、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診斷、宏觀微觀舌相診斷、遠程教育培訓、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并逐步推廣應用。中醫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利用中醫醫聯體、醫療集團等,應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建設中醫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延伸放大省市級中醫醫院中醫醫療服務范圍,有針對性地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建設 依托中醫藥機構建設國家中醫藥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研究“互聯網+中醫藥”、中醫藥與物聯網、中醫藥大數據分析、中醫藥云健康、中醫藥移動終端互聯,中醫辨證論治的智能化、數字化等技術。(六)加強中醫藥信息化保障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構建以院校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為補充的中醫藥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中醫藥院校教學信息化、現代化和規范化,鼓勵應用在線開放課程。強化中醫藥信息學學科建設,著力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的研發人才和科研團隊。推進中醫藥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創新信息化人才繼續教育模式。加強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實用、符合中醫藥特色與規律的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加強中醫藥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中醫藥與人口健康信息融合協同的標準制定,開展與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醫保、新農合等互聯互通相關的中醫藥信息標準制修訂,完善中醫藥術語標準、數據集標準等基礎標準。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開展中醫藥名詞術語與信息學領域國際標準制定。成立中醫藥信息標準技術委員會,發揮學術組織、行業協會的作用,開展中醫藥信息標準推廣培訓,鼓勵中醫醫院開展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等,推動中醫藥信息標準有效實施。加強中醫藥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全面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將中醫藥信息安全納入人口健康信息安全規劃,強化中醫藥信息平臺內容安全和技術安全,鼓勵引入第三方安全評估與監測機構,開展中醫藥信息平臺及服務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評測以及應用的安全性評測和風險評估,建立安全防護、系統互聯共享、公民隱私保護等軟件評價和安全審查制度。建立中醫藥信息安全通報和應急處置聯動機制,推進中醫藥數據災備體系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的抗毀滅及災難恢復能力。重視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完善網絡數據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術措施。專欄6 中醫藥信息化保障體系建設中醫藥信息化人才培養建設一批中醫藥信息學重點學科,培育高層次、復合型的研發人才和科研團隊,組織開展中醫藥管理和技術人員信息化培訓,培養一批具備中醫藥學、信息學、管理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中醫藥信息標準與規范制修訂建立中醫藥標準制修訂與應用推廣平臺,修訂《中醫藥信息標準體系表》,完成101項中醫藥信息標準研究與制訂項目,發布一批中醫藥信息標準,推動中醫藥信息標準的應用。開展中醫藥名詞術語與信息學領域國際標準制定。中醫藥信息安全防護工程開展中醫藥行業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落實情況檢查,鼓勵引入第三方安全評估與監測機構,開展中醫藥信息系統安全性評測和風險評估。研究解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四、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計信息中心建設,建立健全省級中醫藥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完善跨區域、跨部門的中醫藥信息化發展統籌協調與上下聯動工作機制。明確信息化部門、業務應用推進部門、技術支持部門等各主體在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責任與義務。堅持“建、管、用”并重原則,健全建設、管理、應用推廣和運行維護等方面管理機制。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成立中醫藥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二)加大多元投資力度。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中醫藥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動建立與中醫藥信息化發展需求相適應、同建設任務相匹配的財政投入長效保障機制。拓展中醫藥信息化發展投融資渠道,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渠道籌資參與、協作機制,保障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中醫藥信息標準建設等中醫藥信息化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加強中醫藥信息化相關項目的立項與支持力度。(三)推進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協調發展。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維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網絡安全責任制和問責機制。單位主要負責人是網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統籌協調網絡安全與中醫藥信息化工作。網絡安全工作分管負責人要協助主要負責人抓好落實。責任職能部門和技術支撐機構應做到安全到人、責任到崗。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教育和培訓,建立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和崗位
查看詳情
【改革開放40年】藏醫藥進入最好“機遇期”
【改革開放40年】藏醫藥進入最好“機遇期”作者: 周晶 來源: 中國西藏網圖為第四屆藏博會新聞發布會暨閉幕式現場。攝影:王淑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第四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圓滿落幕。林芝分會場承辦和舉辦了“藏醫藥發展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多位藏醫藥工作者及各界代表共商藏醫藥未來發展大計,圍繞今后藏醫藥事業如何發展、如何與國際接軌等議題展開了深度交流?! 「母镩_放以來,藏醫藥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這門有著2300多年發展歷史的傳統民族醫藥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沿線國家醫療、文化等產業的需求下,傳統民族醫學迎來了新的傳承、發展、創新空間。圖為《四部醫典系列掛圖全集》?! 「母镩_放推動藏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西藏在和平解放前僅有三所規模極小的官辦藏醫藥機構,沒有一張病床,從業人員不足百名,民間藏醫數量十分有限。而就藏藥產業而言,只有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制劑室一家藏藥生產部門,其年產量只有35.7噸,產值約28萬元,藏藥生產技術人員不足50人?! ∥鞑睾推浇夥藕?,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藏醫藥事業的發展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藏醫藥被列為西藏自治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特色和支柱產業之一?! ‰S著時代的發展,藏醫藥現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和傳承,西藏藏醫院“門孜康”已被列入中國國務院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逾古稀的洛桑朗杰曾在“門孜康”工作了30多年,見證了藏醫藥的發展。他深有感觸地說:“西藏和平解放后,‘門孜康’從以前的人工制劑,發展成現代化、規?;a?!比缃?,藏藥企業工業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傳統藏藥與新技術藏藥共同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 ?017年7月,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簡稱《中醫藥法》)正式施行?!吨嗅t藥法》提出,本法所稱“中醫藥”,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繼承和發展中醫藥?!薄 包h和國家對藏醫藥的重視,對包括藏醫藥在內的我國傳統醫藥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勵。相信黨和國家對傳統醫藥的支持力度會不斷加大,必將推動傳統醫藥在健康領域中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敝袊匮兄行母笨偢墒铝鴳A說。圖為把牦牛蹄掏空制作而成的藏藥袋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藏醫藥產業走向國際 近年來,隨著藏醫藥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外群眾對藏醫藥的認知越來越廣泛,藏醫藥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來自尼泊爾的醫生烏達?柯伊拉納告訴記者,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尼泊爾人開始了解藏醫藥,逐漸信賴這一古老的傳統醫學?!霸诩拥聺M都的一所大學還專門開設了藏醫藥專業,并開始招生。我希望西藏和尼泊爾可以加強在醫學方面的合作,共同為醫學事業作出貢獻?!薄 ∥鞑氐靥幹袊髂?,毗鄰“一帶一路”區域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區,同時又與印度、尼泊爾、緬甸、不丹等南亞國家接壤,是聯系內外的重要樞紐?! 倚l計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藏醫藥要借“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走出去,加強對外務實合作,不斷擴大影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全力支持西藏藏醫藥事業發展,為建設健康西藏、健康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耙粠б宦贰背h既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又是順應時代發展、順應潮流的應時之舉。2018年西藏政府報告指出,要“做大做優藏藥產業”。相信藏醫藥這一千年瑰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將會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中國西藏網 綜合/周晶)
查看詳情